窑头燃烧器工作原理及调整方法
窑头燃烧器工作原理及调整方法
窑头烧嘴是窑内烧成熟料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性能的优劣调整是否合理,直接关系到窑内锻烧及窑衬的使用寿命。适当调节燃烧器的外风、内风和中心风的蝶阀开度,提高煤粉着火前局部煤粉浓度,加强燃烧器高温气内、外、回流、强化一次风充分混合,达到完全燃烧。
但是要注意的是,内风不能调得太大,否则可能造成煤粉在着火之前已经稀释,这样反而是不利的,或可产生高温火焰,冲刷窑皮,造成窑皮脱落,不利于耐火砖的保护。内风也不能调得太小,否则煤粉在着火后不能很快与空气混合,将导致煤粉反应速度降低,造成大量一氧化碳无法及时氧化成二氧化碳,造成窑内还原气氛。
此外:外风也不宜调得太大,否则会引起烧成带火焰后移,窑内窑尾部有厚窑皮或在过渡带附近出现结圈、结蛋现象,外风也不要过小,否则不会产生强烈火焰,不利于煅烧出好质量的熟料。所以应根据煤质的优劣、细度、含水量、二次风温度等因素,选择合理的操作参数,窑内环境以及圣路易烧性的好坏,通过调节最优外风、内风与中心风的比例关系、窑口附近燃烧器的合理位置,确定合适的锻烧制度。
1、燃烧器的定位。很多公司的燃烧器均采用“光柱法”定位,控制精确,但操作不便。在窑头断面上最好用位置标尺来定位,一般控制窑头段X轴稍偏右或稍偏四象限的位置效果更好。如有特殊的工艺条件,可进行微调。
2、火焰形状对锻烧的影响设计。最优的火焰形状为轴流风和旋流风(0.0)处(此时各风道通气最大),此时火焰形状完整而有力。通过调节各个风道的通气截面积,实现了调节火焰形状的调节。在(0.0)点处,轴流风和旋流风的通风截面积最大。由旋流风与轴流风相互影响,相互限制,火焰形状由中心风实现,中心风量不可过大,也不可过小。通常中心风压应控制在6~8KPa之间,旋流风速为24-26KPa,轴流风为23-25KPa,各风道通风截面积不小于90%时,各参数应进行调整。要使火焰形状发生变化,必须有稳定的一次出气压力才能保持,可以通过燃烧器上的压力、改变每个支管的通气截面积来达到改变火焰形状的目的。
3、特定火焰形状变化。调节火焰形状时,应杜绝走极端现象,当火焰过粗时,此时还会很长,很软。当火焰过细的时候,火焰又会太短,烧成带要求火焰的形状完整、活泼、有力,这就需要我们长期的观察和总结经验。
4、煤质变化对火焰形状的影响:
(1)煤灰分越高,煤粉的燃烧速度越慢,火焰越长,火焰燃烧带越长,应该:①提高二次风温或充分利用二次风,提高一次风、二次风与煤粉的混合程度;②降低煤粉细度、含水量;③改变轴流风、旋流风用风率④增加一次风风量,减小煤粉在一、二次风中的浓度。
(2)煤的挥发分越高,燃烧速度越快,焦炭粒子周围氧浓度越低,容易形成接近窑头、稳定度低、高温部分变长的火焰,这时应该:①增大火焰周围氧含量;②增大轴流风的风量和风速(原火焰状态下);③增加一次风风量。
(3)煤中水分增加时,提高出磨气体温度可降低其外部湿度,而内在水需在110℃左右蒸发,煤粉磨降低内部含水率较难。在内在水率高的煤粉进入窑内后,火焰会变长,燃烧速度变慢,火焰温度降低,黑火头变长,在适当增加二次风对火焰的助燃作用时,加大二次风和一次风混合,提高二次风温度,适当放掉一部分燃烧器,利用二次风提高火焰燃烧速度,达到提高火焰温度的目的。